【清朝微历史】鲜为人知的鸦片战争小事7件!

时间:2023-07-04 09:13编辑:历史之最来源:世界之最(www.1357vip.com)当前位置:V眼看世界 > 历史之最 > 手机阅读

【清朝微历史】鲜为人知的鸦片战争小事7件!

01

  英国人对于是否对清政府开战并非一边倒,赞成和反对的声音几乎持平。
  最后的投票中,反对的是 262 票,赞成的是 271 票。

02

  鸦片战争第一次大规模战斗是在定海展开的。
  英战舰到定海来之后,要求清军投降。
  定海知县姚怀祥来到英舰队上交涉,亲眼见证了英军武力之强大,但他最后说了一句话,大概意思是:你们很强大,但我绝不投降。

  英国人的火炮只用了 9 分钟就摧毁了清军的炮台和木质战船。
  定海总兵张朝发的双腿被炮火击穿,不久去,定海 1500 多名士兵,大多逃走。
  舟山岛上的近百万的老百姓也全数逃离。
  知县姚怀祥实现了自己的诺言,决不投降,自杀殉国。

03

  英军在攻击距离舟山港 75 英里的乍浦镇时,有 300 名清军在城外一座寺庙之中设防,并打死了一名英军,伤数人。
  英国人很恼火,集中火力攻下这座寺庙,把没有战死的清军抓到一起,然后,把他们的辫子系在一起,几个人一组,进行游街示众。
  这种侮辱性的举动,让城内仅有的 1700 名守军义愤填膺,同英军死战到底。

  镇江一战,是英军损失较大的一次战斗。
  守将海龄带着 2700 名官兵抗击 7000 人的英军。
  海龄抱着必死之心,与英国人血战,城破之后,又展开积累的巷战,最终海龄把所有文件放置在一起,点火自杀身亡。
  而城内的清军并没有逃走,大多战死。
  城内的民众,共同抗敌,连妇女都上了战场。

  城破后有姓名可查的不愿受辱而自杀殉国的女性多达 140 多人,其中和敌格斗被害的 22 人。
  英军有着武器装备上的巨大优势,人数上也占有优势,却最终战死 185 人。

  对于这一战,英国人对外公布死亡 20 人,并宣称这 20 人死亡的原因是天热脱水。
  所以清军并非很多人所写的那样,都是望风而逃,在整个鸦片战争中,与英国人死战到底的例子很多,比如后来的镇江、虎门等等。

04

  英国人占领定海之后,随即封锁了沿海,严禁商船出入,想以此来逼迫清朝皇帝就范。
  但封锁沿海的措施没有任何结果,各地官员在给道光的上书中,压根就没有提到这一点。

  确实,对地方官员来说,封锁沿海,根本不是什么大事,甚至比不了一个传教士来传教的影响大。
  而清朝的历代皇帝对于海上贸易都是采取了打击的政策,不准商船出入,其实也是道光皇帝想要做的。

05

  鸦片战争时,一艘 281 吨的双桅船「凯特号」搁浅了,包括船长在内的 29 名船员全部被清军俘虏。
  这些俘虏被装在笼子里游行,有两名士兵还被愤怒的群众拖出来打死。

  英国舰队的首领义律与清朝官员交涉,要求释放这些囚犯。
  但清政府说囚犯可以被释放,但英国人必须交出占领的舟山。

  英国人没有同意这个要求,原因很简单,舟山已经成为英国人鸦片的集散地。
  在占领舟山之后,英国的鸦片贩子当即就运来 1.5 万箱鸦片,这其中的利益自然十分可观,他们不会为了去解救这 20 多人,去放弃这一战略要地。

06

  英国人始终想要把国书交给清朝皇帝。(国书里写明了英国停战的一系列条件)
  但英国人没想到的是,交这封国书却遇到前所未有的困难。
  英国人先是来到厦门派了一艘小船来递交国书,却迎来了一阵炮火,于是双方展开了一阵炮战。
  英国人没讨到便宜,只能继续北上,想在镇海递交国书。

  但当时,清政府指定的对外口岸是广州,其他各地的官员没有得到皇帝的命令不敢随意接见外国人。
  而且,英国人带着舰队而来,气势汹汹,一看就是来打仗的。

  英国人的国书里面能肯定没写啥好事,地方官员把这样的国书交上去,道光一发怒,没准就得人头落地。
  所以镇海的官员只能原封不动的把国书退了回去。
  但此时的道光也很急切想知道英国人想要干什么,命令直隶总督琦善:「倘有投递禀帖情事,无论夷字汉字,即将原禀进呈。」
  终于在天津,英国人的国书被接收了。

07

  英国人的国书收到了。
  但问题又出现了。
  道光收到的国书是中文版本,但这中文翻译与英文原文的意思大相径庭。
  比如英将「要求皇帝赔偿并匡正」翻译为「求讨皇帝昭雪伸冤」,
  道光皇帝认为「昭雪伸冤」很显然是到我这里告状来了,找我告状啊。

  于是道光回了一道上谕,让琦善宣告给英国人,内容如下:
  大皇帝统驭寰瀛,薄海内外,无不一视同仁,凡外藩之来中国贸易者,稍有冤抑,立即查明惩办。上年林则徐等查禁烟土,未能仰体大公至正之意,以致受人欺朦,措置失当。兹所求昭雪之冤,大皇帝早有所闻,必当逐细查明,重治其罪。现已派钦差大臣驰至广东,秉公查办,定能代申冤抑。该统帅懿律等,著即返棹南还,听候办理可也。

  大概意思也很简单:
  你们的委屈朕知道了,我禁烟也是受人蒙蔽,你们去广东吧,朕已经安排了新的钦差大臣,会秉公处理的。
  没想到英国人接到这封回信后,就去了广东。
  估计道光皇帝心里认为英国人还将他当成天下共主。

  - END -

免责声明:以上内容源自网络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,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。

历史之最本月排行

历史之最精选

历史之最推荐

  • 项羽和刘邦两人是什么关系?为何项羽死后

    项羽和刘邦两人是什么关系?为何项羽死后

  • 昭和、平成和令和,日本三个时代,具体

    昭和、平成和令和,日本三个时代,具体